江蘇省泗洪縣人民醫院(223900) 倉義梅
摘要 目的:為了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,確保醫療安全,推行集中式消毒供應室管理模式,使消毒供應室順利通過省市驗收。
方法:采用集中式消毒供應室管理模式,對臨床各科可回收物品包括手術室、產房器械、門診各科全部采取集中回收、清洗、包裝、滅菌、下送的流程。取消臨床各科自備包。
結果:為臨床科室提供合格的滅菌物品和良好的服務,使臨床各科醫護人員有更多的時間服務于患 者,并在省市驗收中順利通過。
結論:通過流程的再造,使供應室工作更加科學化、規范化、標準化,從而對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,起到重要的質控作用。
關鍵詞 消毒供應室 流程 感染控制 管理
中圖分類號:R197.32 文獻標識碼:A 文章編號:1495-2970(2010)01-(0093)-(03)
近年來,隨著人們感染控制觀念的提高,醫院消毒供應中心(室)的工作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重視,它雖然不直接服務于病人,但服務于臨床,擔負著全院可重復使用物品的回收、清洗、消毒、滅菌與發放工作。為了達到資源共享、節越成本、操作規范、預防和控制感染,供應室的管理又以集中式消毒供應管理模式為**佳 。從而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,對提高醫療護理質量,防止醫療糾紛,確保醫療安全有著重要意義。
我院是一所二級甲等醫院,隨著2006年5月新建17層病房樓的啟用及科室的擴建,原有供應室已不能滿足臨床需求。供應室的改造和搬遷勢在必行。為此,院*導多次組織相關科室人員學習《消毒供應中心(室)驗收標準》,并組織到外院參觀學習,同時請**論證。**后在病房大樓一樓進行了改造。同時,對照標準,逐步向供應室工作人員灌輸集中式消毒供應中心(室)管理的重要性,并組織學習《消毒供應中心(室)驗收標準》、《消毒供應中心(室)建設管理規范》。在院*導關心支持下,在護理部和感染科直接指導下,以及臨床各科的配合下,通過科室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,終于在2007年10月初順利通過省市**驗收,并得到**組高度評價,現把供應室管理的具體做法介紹如下:
1 供應室的環境與建筑 我院供應室位于17層病房大樓一樓西側,與臨床各科相距相對較近,便于臨床各科的下收下送,建筑面積400m2,周圍環境清潔,無污染源,室內建筑如地面、天花板及各區域布局、設施均按規范要求進行改造。
2 供應室人員配備 供應室共有工作人員13人,其中主管護士3人,護師2人,消毒員兩人,工人2人,同時又配備4名護理員。
3 宣傳發動 從07年4月份起護理部、感染科多次組織供應室、手術室、門診手術室、門診婦產科、產房、門診五官科、口腔科等相關科室成員反復學習省、市文件精神及消毒供應中心驗收標準,說明集中消毒供應的重要性,從而使大家轉變觀念,接受供應室流程再造工作。特別是供應室人員必須接受排班模式的改變。
4 更新設備 院*導對供應室驗收給予了大力支持,淘汰了兩臺老式的下排汽滅菌器,重新購置了兩臺雙開門預真空滅菌器,增添了干熱滅菌器、空氣消毒機、軟水機、蒸餾水器、高壓水槍、烘干機、各種推車、浸泡的桶、清洗篩筐、刷子等。為流程再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證,同時,配置了計算機,利用計算機網絡管理,解決了多年來科室靠打電話到供應室報物品,出現誤差、報錯、送錯物品、電話占線等現象,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同時使物品管理、核算更加方便、快捷。
5 流程再造的過程及管理
5.1 規范內部流程
5.1.1 區域劃分 新建供應室對外有四條通道,即污染物品入口、清潔物品入口、工作人員入口、無菌物品發放窗口,各入口標志明顯。內部區域劃分有污染區、清潔區、無菌區及生活區。污染區有初洗間、精洗間、回收車清洗間。清潔區有敷料打包間、器械打包間、消毒間、干熱滅菌間、一次性物品存放間。無菌區有散熱間、無菌間、下送車清洗09間。一般生活區有更衣室、辦公室。進入各工作區均設有緩沖間,內配有洗手池、手快速消毒液、拖把池、拖把、鞋架衣架,為工作人員進出更衣、換鞋、洗手之用。.相鄰區域間均設有實際屏障,污染區和清潔之間清洗機為屏障;清潔區和無菌區之間嵌入雙門滅菌器;做到4分開;無菌物品與污染物品分開;消毒物品與未消毒物品分開;非工作區與工作區分開;人流與物流分開。
5.1.2 各區人員要求 按規定著裝、物品按標準定點放置,人員相對固定以減少人流、物流交叉帶來的污染。
5.1.3 物品處理流程 接受污物→分類→浸泡→酶洗→自來水漂洗→90℃以上熱水沖洗1分鐘以上(1)→去離子水沖洗→烘干或擦干→潤滑→包裝→滅菌→檢測→儲存→發放,該工作流程為強制性通行路線,不得逆行。
5.2 加強人員培訓,確保工作質量 工作的好壞,關鍵是工作人員是否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業務素質。新的管理模式、新的設施、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,對供應室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。
5.2.1 人員培訓 在護理部的協調和幫助下,科室多次選派護理骨干、消毒員參加**、省級、市級等多層次培訓班,她們再把所學的內容與科室實際情況相結合,根據人員性質、職稱傳受給大家,實現了知識不斷更新和業務的持續提高;同時也開展“愛崗敬業”的道德教育,開展“換位思考”的討論,把曾經在我G發生的幾起醫院感染與消毒滅菌不達標的有關事例告訴大家.如安徽的眼球事件、98年某市婦產兒童醫院發生的158例術后切口感染事件等。
5.2.2 結合實際開展業務學習
5.2.2.1 專科理論知識培訓 根據人員性質、年齡、崗位進行培訓.二名消毒員均在供應室工作15年以上,有一定的專科基礎,多數都參加過省、市相聯知識培訓.對新標準學習有一定的優勢,但必需不斷強化才能應用自如.所以我們先把《消毒供應中心知識問答》、按各階段要求印發給大家,再組織大家一起學習,然后每月進行理論考試一次。經過學習,大家的理論、實踐水平有了顯著提高。在護理部組織的考試考核中取得了較滿意的成績。同時對工作也起到了指導作用。
5.2.2.2 特殊專業知識學 在未對手術室器械進行下收下送之前,我們找來器械圖譜,組織大家學習認識器械,在護理部幫助下,再將手術室、門診各科器械按手術名稱要求編制成物品準備冊,手術室、供應室、門診各科各倍一份,然后由手術室派一名資深護士到供應室,負責指導手術室器械配備和敷料打包,兩個月后手術室護士撤離。現對手術器械實行下收下送**今已有兩年多,基本無重大差錯發生。
5.2.2.3 利用周會給予激勵 在加強崗位責任制教育的基礎上,堅持每周**少一到兩次周會,采取周會的形勢對全室人員進行定期的及時的小結.小結一周來的好人好事,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;鞏固學習有關規章制度、供應室專業知識、感染管理專業知識,同時把在醫院各時期布置的中心工作與任務傳達給大家,明確工作目標,激勵大家努力學習和工作,讓積極性發揮到**大限度。
5.3 建立、建全各項規章制度、各項操規程,完善各崗位職責 依照《消毒供應中心驗收標準》,結合科室工作實際,建立、建全科室各項規章制度,各項操作規程,完善各崗位職責,并將各種制度、各項操作規程、崗位職責粘貼上墻,結合實際進行修訂、補充.在制度、操作規程、崗位職責的建立過程中,廣泛征求護理部、感染科及科室內部意見,同時充分調動科室內部積極因素,所以為制度的落實奠定了基礎。在制度的實施過程中,shou先要注重消毒供應室每一環節的控制,加強基本程序的管理,加大檢查力度,科室檢查的同時,護理部、感染科定期或隨機抽查,重視每一次的意見反饋,隨著工作范圍的擴大,及時征求科室及本科室人員意見,完善各崗位的工作流程,定期進行修訂及實施效果評價,及時分析存在的問題,提出改進措施,促進工作的良性運轉。
5.4 改變排班模式 為了適應現代醫療形勢的需要,滿足各科需求,提高工作效率,沖分利用時間差,排一部份上早班,一部份人上晚班,這樣就能保證當天物品,當天清洗、消毒滅菌完。在科室物品基數不增加的情況下能保證供應,增加了物品的使用率,節約了成本。
5.5 取消自備包,完善下收下送流程
5.5.1 合理分工、明各崗位職責、規范工作流程 工作組分清洗組、打包組、下收下送、消毒組。下收下送組又分門診組、病房組、手術室組,每組下收下送均有一名護理人員和一名非護理人員組合,每人各推車一輛既污物車和清潔車,每組護理人員負責發無菌物品,非護理人員負責收臟物,同時護理人員負責協調供應室與各科之間工作關系,保證物品供應,有問題及時反饋,同時注意新老搭配。能力強的與能力弱的搭配,重要崗位由能力強的把關,如無菌間管理有專職人員,打包人員由專門人員指導,消毒有專人負責,清洗同樣有專人負責把關等.隨時督查各班次職責范圍內工作落實情況.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解決。
5.5.2 逐步取消自備包 工作流程的改變、工作量的增加,對已適應傳統工作模式的供應室工作人員確實是一個挑戰,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。所以,我們制定了逐步取消各科自備包的計劃。
5.5.2.1 從07年3月開始取消臨床各病區(包括產房)自備包,shou先統計油膏崗、碘伏瓶、干缸數量,根據科室需求,將其分裝成科室需要的易組合數,如干缸包裝成一個或兩個一套,根據科室需要包裝,同時為科室配備一定的基數供相互交換。
5.5.2.2 自07年5月對門診婦產科、五官科、小手術室、口腔科等科室可重復使用的物品、器械進行下收下送。根據物品準備明細冊將各科物品收回并作記錄,按標準流程進行清洗、消毒、滅菌處理,再送與門診各科核對簽字,同時收回臟的物品。每日上、下午各一次。
5.5.2.3 **6月在護理部協調和幫助下,對手術室器械進行下收下送。手術室器械使用后經初步處理每臺器械單獨存放于專用的篩框中,并放入器械卡,以便于與供應室清點。供應室每天到手術室回收污染器械四次。供應室到手術室下收流程為:一名護理人員和一名非護理人員,推一輛密閉式回收車和各中篩筐,從污染電梯進入手術室污染區,護理人員根據器械卡,在手術物品準備明細冊中找到該臺手術器械目錄,護理人員邊讀目錄邊看非護理人員所拿器械,非護理人員戴手套根據所讀內容逐個清點,發現少或有損壞的器械及時匯報與手術室護士,將器械清點收回并分別存放于所帶的篩框中(每臺器械放一篩框),**后放入密閉式回收車內,并作好記錄。
記錄紙一式三份,即手術室一份,供應室打包人員和無菌間發放物品人員各一份。手術器械回供應室后按標準流程進行規范的清洗、保養、檢查、打包、滅菌、儲存。清洗器械一般一框一洗不與其它器械混合,以便于包裝時再次清點核對。物品、器械滅菌后儲存在無菌間,每天上、下午下各送一次,急需器械隨要隨送。供應室到手術室下送流程為:無菌間護理人員按下收的器械記錄單清點核對器械包,在無菌物品發放窗口將包發給下送護理人員,放進手術室專用密閉下送車中。經醫療專用電梯進入手術室無菌物品接收窗口,與手術室護理人員清點發放。敷料包的準備:手術室每天向供應室提共洗滌公司所收污染敷料清單,洗滌公司將洗滌后的各種敷料按手術室規范要求折疊好送到供應室,供應室清點核對無誤后按要求打成各種敷料包。然后進行消毒、儲存、下送。下送流程同手術室器械。
5.5.2.4 08~09年逐步取消特殊科室的自備包。如:美容科、放射介入、心臟介入、心臟起搏器包、血透室、碎石包等。程序同門診各科。
5.6 加強各區的清潔衛生和空氣消毒管理 各區物品定點放置,抹布和拖把專用,由專人負責清潔衛生。污染區每天紫外線消毒上、下午各一小時,并作記錄,用含有效氯2000㎎/L消毒液擦拭水池、地面、臺面、各種框、桶等每天一次;清潔區和無菌區用含有效氯1000㎎/L消毒液擦拭地面、臺面、各種無菌物品儲存柜內、外面等,紫外線或空氣過濾器消毒上下午各1小時,并作好記錄.每周進行終末徹底清掃。紫外線燈用體積分數95%的酒精擦拭一次,空氣過濾網保持清潔,定期更換.并做好各種消毒登記。
6 討論
6.1 明確分工,促進專業的發展 集中式管理加入手術物品的管理,把手術室護士從煩瑣的非護理性操作中解放出來,手術室護士有更加充足的精力投入到為手術期的護理工作中,以更高的工作熱情進行專科手術的研究工作,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,有效地推動了手術室護理專業的發展。通過對手術器械的集中式管理,大大地提高了消毒供應室護士的學習積極性,以標準化流程管理手術器械,既規范了手術器械的處理,又能夠使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提升業務素質,同時加強了供應室的建設,推動消毒供應室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,提升消毒供應室的專業形象。
6.2 資源共享,降低成本 將手術器械納入消毒供應室標準化管理,不需要在手術室內建供應室及購置設備,增加了手術空間,增加了手術臺次,減少了人員配置,實現了資源共享,符合專業發展的要求;由于器械的處理由專人清洗、檢查保養、包裝滅菌,確保再次使用時的器械質量,有利于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,降低成本支出。
6.3 規范的工作流程、合理的布局設施、有效的控制了院內感染、提高了工作質量 集中處理手術室需要滅菌的物品,有利于規范化地對器械進行清洗、消毒、滅菌,加強了環節質量的控制,保證了無菌物品的質量,同時使護人員有更多的時間服務于患者,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工作質量。通過合理的布局和工作路經設計,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染,減少醫院感染的風險。